常聽到的CPC、PPC是什麼?與CPM、CTR、CPA有何差異?

常聽到的CPC、PPC是什麼?與CPM、CTR、CPA有何差異?

目錄

常看到 CPM、CPC、CTR、CPA 這幾個廣告術語,但經常讓人傻傻分不清楚是什麼意思?這 4個關鍵指標,是衡量廣告活動成效與優化策略的重要依據,對於有需要投放廣告的行銷人來說,了解這些術語,才能清楚掌握廣告的成本、曝光、點擊率以及最終轉換成效,進一步優化預算配置,達到投資報酬率最大化。現在就一起來了解吧!

CPM、CPC、CTR、CPA 是什麼?

CPM、CPC、CTR、CPA 是什麼?

台灣的廣告投放平台收費方式常見的主要有 CPM、CPC、CTR、CPA,我們將這 4大廣告術語整理成表格,方便大家隨時查看,快速喚起記憶。

指標CPMCPCCTRCPA
意思Cost Per Thousand Impression千次曝光成本Cost Per Click點擊成本
(與 PPC, Pay Per Click同義)
Click-Through Rate點擊率Cost Per Action行動成本
計算方式(廣告成本 ÷ 曝光次數)x 1,000廣告成本 ÷ 點擊次數(點擊次數 ÷ 曝光次數)× 100%廣告費用 ÷ 完成的行動次數
用途著重曝光量,針對需要大量曝光的活動。著重點擊,針對流量導向型廣告。評估廣告效益,反映廣告內容的吸引力。著重最終轉換行動,適合 ROI 導向的廣告目標。

CPM(Cost Per Thousand Impression)意思

CPM是什麼?

CPM 是 Cost Per Thousand Impression 的縮寫,意指「每千次曝光成本」,也就是當廣告達到每 1,000 次曝光時,所需支付的費用。

CPM計算公式

CPM 公式:(廣告成本 ÷ 曝光次數)x 1,000

舉例來說,你想要在某網站曝光一個廣告活動,期望曝光次數 100,000 次,廣告費用 5,000 元。

CPM 為 (5,000 元 ÷ 100,000 次)X 1,000 = 50 元,也就是每一千次曝光花費為 50 元。

CPM沒什麼用?

有些人會認為 CPM 只能帶來曝光而沒有點擊,好像沒什麼用?這是一種常見的誤解,CPM 注重的是廣告被看到的次數,可以用來比較各個平台的廣告觸及人數,幫助你更有效的規劃廣告預算。

假設你今天選擇了 FB、Google 和 YouTube 下廣告,分別計算 CPM 後,得出的結果是 FB 的 CPM 最低,也就代表 FB 這個平台可以用最少的錢即可觸及最多的受眾,對你而言也是最有效果的宣傳平台。

有些人會問「那麼 CPM 多少合理?」,這個問題很難有標準答案,主要是因為當受眾越精準、競爭越激烈時,CPM 通常相對較高。而高 CPM 並不一定代表效益低,因為這類廣告往往能吸引更具潛力的目標受眾,進而降低 CPC(每次點擊成本),最終帶來更好的廣告成效。

CPC(Cost Per Click)/ Pay Per Click 意思

CPC(Cost Per Click) Pay Per Click 意思

CPC是什麼?

CPC 是 Cost Per Click 的縮寫,與 PPC(Pay-Per-Click)同義,意指「每次點擊成本」,也就是當用戶點擊你的廣告時,所需支付的費用。

CPC計算公式

CPC 公式:廣告成本 ÷ 點擊次數

舉例來說,廣告費用 5,000 元,最後獲得 500 次點擊。

CPC 為 5,000 元 ÷ 500 次 = 10 元,也就是每一個點擊為 10 元。

CPC多少才合理?

CPC 廣泛應用於搜索引擎廣告(如 Google Ads)和社群媒體廣告(如 Facebook Ads),那麼如何知道 CPC 多少才合理?CPC 沒有固定的「合理值」,在於不同產業之間存有很大的差距,例如電商或零售業的 CPC 通常較低,而高價值行業競爭激烈,如保險、法律或金融服務等,CPC 通常偏高。

僅靠 CPC 指標並不足以全面反映廣告對營收與成本的影響,如何判斷什麼是好的點擊?則需要結合 ROI(投資報酬率) 或 CPA(每次行動成本) 進行綜合評估。

ROI 公式:(廣告收益 – 廣告成本) ÷ 廣告成本 × 100%

假設,廣告收益 30,000元、廣告投入成本 5,000元。

ROI為 (30,000 元 – 5,000 元) ÷ 5,000 元 × 100% =500%,則表示每花 1元,可以創造 5元的收入。

CPA公式:CPC ÷ 轉換率

以上述範例來說,假設廣告投入成本 5,000元、點擊次數 500 次、最終實際成交數為 20筆。

CPC:5,000 元 ÷ 500 次 = 10

轉換率:20 筆 ÷ 500 次 × 100% = 4%

CPA:10 ÷ 4% = 250元,則表示每獲得一位最終客戶,需要的預算成本是 250元。

CTR(Click-Through Rate)意思

CTR是什麼?

CTR 是 Click-Through Rate 的縮寫,意思是「點擊率」,表示廣告在被曝光後,有多少人點擊了廣告,能幫助廣告主了解廣告是否能有效吸引目標受眾的注意。

CTR計算公式

CTR 公式:(點擊次數 ÷ 曝光次數)× 100%

假設,曝光次數 10,000 次、點擊次數 500 次。

CTR 為 500 ÷ 10,000 × 100% = 5%,也就是每100個人有5個人點擊了你的廣告。

CTR點擊率越高代表什麼?

當 CTR 越高通常表示這則廣告引起了大家的興趣;反之,若 CTR 偏低則表示這則廣告不夠吸引人,這時廣告主可能需要調整廣告內容或設計。

較高的點擊率可降低廣告的平均 CPC(每次點擊成本),並提升廣告在競價中的排名。因此,建議不妨透過 A/B 測試比較不同版本的廣告內容,找到能提高 CTR 的組合。

CPA(Cost Per Action)意思

CPA是什麼?

CPA 是 Cost Per Action 的縮寫,意思是「每次行動成本」,和CPC 不一樣的地方在於,當用戶點擊廣告後還需完成廣告主指定的行動(例如:下單購買、填寫表單等),廣告主才需要付費。

CPA計算公式

CPA 公式:廣告費用 ÷ 完成的行動次數

假設以網購為例,用戶將商品放進購物車到付款成功,達 50 筆、投入的廣告費用為 5,000元。

CPA 為 5,000 元 ÷ 50 筆 = 100 元,表示用戶每完成一筆,需要的廣告預算成本為 100元。

CPA適合給誰用?

CPA 適合需要有直接結果的廣告,例如:商品銷售、免費試用邀約、會員註冊、應用程式下載等。CPA 比 CTR 或 CPC 更貼近廣告主的業務目標,能確保每一筆廣告預算有產生明確的價值,實現更高的投資報酬率(ROI)。

結語

CPC SEO

看完上述的介紹,應該不難發現廣告需要持續的金錢投入,才能維持流量與轉換,對於預算有限或追求長期效益的企業來說,結合 SEO(搜尋引擎最佳化)是一個更具成本效益的策略。SEO 能透過優化網站內容和架構,提升自然搜尋排名,吸引穩定的流量,形成長效的行銷效果。

若您有意進一步了解 SEO 的操作策略,歡迎與DRM 深耕行銷諮詢,讓我們為您提供初步的免費諮詢方案吧!

相關文章

預約DRM讓你的企業被看見_icon

預約

DRM深耕行銷_Logo

讓你的企業被看見